来源: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人们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的羊肉需求量越来越大,促使我国养羊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养羊数量的不断增加,羊粪的排放量也随之剧增,对羊粪的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容易被忽视,使得羊粪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一、综合防治措施
1.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防治羊粪污染
思想上应高度重视,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养羊企业,提倡农牧业结合,种养平衡一体化,加强羊粪尿的综合利用。养殖企业应从源头及生产过程中积极、主动、自觉地减少排放,减少后续治理成本,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另外,应建立相关标准,严格规模化养羊场的环境管理,采取切实有效可行的手段,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实现达标排放,防治羊粪污染环境。
2.根据羊的特性修建羊舍减少羊粪污染
根据羊喜干燥、厌潮湿的生活习性,在设计建造羊舍时,必须要做到背风向阳、高燥,并适宜南北地区的不同气候特征,关键要做到有利于羊粪尿的收集,从源头上减少羊粪的污染。羊圈舍应该远离村庄和水源,修建在村庄和水源下方,以确保人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和保护水的质量。羊场做到布局合理,粪尿分离,粪便由漏粪板漏入羊床下,冲洗粪水进入沼气池,雨水要设计另外的水沟排出场外,避免羊场羊舍潮湿。
3.羊场与沼气池配套建设减少羊粪污染
在设计修建羊场时,必须配套建设沼气池,通过沼气发酵综合利用技术,沼气用于生活用能,沼渣用于肥料生产。因地制宜地建立“草-羊-沼”,以沼气为纽带,对沼气、沼液、沼渣的多层次利用的农业生态模式,使农业沼气和农业生态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够达到羊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又能解决养羊大户的燃料问题,减少植被砍伐,达到生态平衡的双重效果。这是发展绿色种植业、养殖业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4.采用草羊配套循环生态模式发展减少羊粪污染
养殖户应大力发展种草养羊,养羊积肥,以粪促草,草羊配套的循环生态模式,草羊结合的发展方式既可以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又可以减少养殖的环境污染。粪便经过发酵利用,能够减少粪便中的杂草籽,寄生虫卵及病原菌对人畜和环境的危害,达到种草养羊,养羊积肥,羊粪发酵再返回草地,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推动养羊业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山羊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利用,减少羊场羊粪污染环境。
二、羊粪无害化处理技术
虽然羊粪对人体健康、空气、水源和土壤环境等容易造成污染产生危害,但羊粪是家畜粪肥中养分最浓,氮、磷、钾含量最高的优质有机肥,如能采用农牧结合,互相促进的处理办法,因地制宜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做到既处理了羊粪,又保护生态环境,可对维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起到重要作用。
1.腐熟堆肥处理技术
羊粪中富含粗纤维、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等有机成分,这些物质与垫料、秸秆、杂草等有机物混合、堆积,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创造适宜的发酵环境,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此时有机物会被分解、转化为无臭、完全腐熟的活性有机肥。高温堆肥能提高羊粪的质量,在堆肥结束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堆肥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高温理化环境能杀灭羊粪中的有害病菌、寄生虫卵及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从而有效解决羊场因粪便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堆肥的优点是技术和设施较简单,施用方便,无臭味,而且腐熟的堆肥属迟效肥料,牧草及作物使用安全有效。但要注意堆肥完成时间一般以14天为宜,超过易造成硝态氮随水流失,使肥效降低。
2.羊粪生产沼气技术
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和碳氮比等条件下,羊粪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可产生沼气,参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的数量和质量与产生沼气的关系极大。一般在原料、发酵温度等条件一致时,参与沼气发酵的微生物越多,质量越好,产生的沼气越多,沼气中的甲烷含量越高,沼气的品质也越好。利用羊粪有机物经微生物降解产生沼气,同时可杀灭粪水中的大肠杆菌、蠕虫卵等。沼气可用来供热、发电,发酵的残渣可作农作物的肥料,因而生产沼气既能合理利用羊粪,又能防止环境污染,是规模化羊场综合利用粪污的一种最好形式。但在发酵过程中,羊粪不易下沉,容易漂浮在发酵液上面,不能分解,在生产实际中应注意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3.制成有机肥处理技术
利用羊粪中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使其转化成性质稳定、无害的有机肥料。还可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吸肥特性,添加不同比例的无机营养成分,制成不同种类的复合肥或混合肥,为羊粪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制成有机肥能够突破农田施用有机肥的季节性,克服羊粪运输、使用、储存不便的缺点,并能消除其恶臭的卫生状况。在制作有机肥时应控制粪便含水率、调节粪便的碳氮值、调节粪便的pH。
4.作为其他能源处理技术
将羊粪的水分调整到65%左右,再进行通气堆积发酵,这样可得到高达70℃以上的温度,然后在堆粪中放置金属水管,通过水的吸收作用来回收粪便发酵产生热量,用于畜舍取暖保温。还可以将羊粪中的有机物在缺氧高温条件下加热分解,从而产生以一氧化碳为主的可燃性气体。
5.生物学处理羊粪技术
羊粪是生产生物腐殖质的基本原料。将羊粪与垫草混合堆成高度为50厘米左右的粪堆,浇水,堆藏3~4个月,直至pH达到6.5~8.2,粪内温度28℃时,引入蚯蚓进行繁殖。蚯蚓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能吞食大量有机物,消除有机废物的同时可以产生出多种副产品,不仅具有环保价值,而且具有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