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贮原料切得越短(通常1cm左右为宜),越便于压得紧密,贮存效果越好,使用时也易取。
(2)玉米、沙打旺、红豆草、向日葵茎叶等较粗硬的原料,宜切成1~2厘米小段;禾本科牧草及一些豆科牧草(苜蓿、三叶草等)茎秆柔软,切碎长度为3~5cm。
(3)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糖分含量较低;禾本科牧草有些水分含量(如披碱草、老芒草)偏低而糖分含量稍高;二者进行混合青贮,优劣可以互补,容易达到营养平衡。例如: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沙打旺、三叶草、饲用大豆等+玉米、甜高粱或鲜甜菜渣、糖蜜等。一般青贮在制作45天后即可开始取用。牛对青贮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用量应由少逐渐增加,日喂量15~25kg。
(4)禁用霉烂变质的青贮料喂牛,开窖后防止“二次发酵”。每天取用厚度不少于20cm,决不能挖坑,取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压紧,减少空气接触青贮料,窖口要用草帘盖严实,防止灰土落入。饲喂青贮料不能间断,以免窖内饲料霉变。严寒时要随取随用,防止青贮料挂霜或冰冻,如冰冻要等解冻后饲喂。
(5)青贮料不宜单喂,一般应拌干草或精料饲喂。严防窖内渗水和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