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欢迎光临安徽省牛羊产业协会!
小反刍兽疫防控
时间: 2014-08-14   来源:  
 

小反刍兽疫防控

协会编辑部

去年12月份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养羊户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养羊户和兽医人员的防控能力和水平,科学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协会采访了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魏建忠教授。

问:什么是小反刍兽疫,有什么危害?

答: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小反刍兽疫首次发现于西非的科特迪瓦,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及赤道以北的非洲国家,近年来,几乎遍及所有中东、西亚、南亚国家,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均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在西藏首次发现小反刍兽疫,2013年末该病又出现于新疆,随后传入内地多省,对我国养羊业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山羊和绵羊是该病的自然宿主,山羊比绵羊更易感,临床症状更严重。岩羊、野山羊、盘羊等野生小反刍动物和亚洲水牛、骆驼等可感染发病。可引起呼吸困难、腹泻、流产,甚至死亡。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雨季节和干燥寒冷季节多发。潜伏期一般为4~6天,短的1~2天,长的可达10天。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国家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规定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问:小反刍兽疫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答:山羊临床症状比较典型,绵羊一般较轻微。根据症状可分为温和型、标准型和急性型。温和型:症状轻微,发热,类似感冒症状。标准型:发热,体温可达40℃~42℃,持续3~8天,口鼻分泌物严重增加,腹泻严重,有时有口腔溃疡;有时表现支气管肺炎,类似羊支原体肺炎;怀孕母羊可发生流产。急性型:发生较少,感染后1~2天内急性死亡。

成年牛多呈亚临床感染,可产生抗体;犊牛在营养和环境差的情况下,偶有发病;猪表现亚临床感染,无症状,不排毒。

问:近期国内小反刍兽疫是由国外传入的吗?

答: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对引发近期疫情的病毒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小反刍兽疫病毒流行株与西藏株同源性为96.1%,与巴基斯坦2010年流行株为98%,与塔吉克斯坦2004年流行株为97.3%。近年来,与我国新疆接壤的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发生疫情。因此,我国此次疫情的病原由境外传入的可能性很大。

问:小反刍兽疫的感染和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小反刍兽疫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羊的唾液、鼻液、粪尿等分泌物和排泄物可含有大量的病毒,与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垫料、圈舍和牧场等接触也可发生感染,在养殖密度较高的羊群也可发生近距离的气溶胶感染。

问:养殖户应如何预防小反刍兽疫?

答:一是把好引种关,确保引进羊只无疫。引进羊只时,要摸清羊只的来源和背景,不要购买未经检疫的羊只。羊只调入后,应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健康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

二是把好管理关,提高养殖场所生物安全水平。要在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指导下,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强防疫管理。做好相关场所及设施设备的清洗消毒工作。人员和运输工具进场时,要进行彻底消毒。羊群转场、放牧时,要防止交叉感染。

三是把好免疫关,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在农业部批准实施免疫的地区,要在当地兽医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小反刍兽疫可防可控,广大养殖户只要切实把好上述三关,就可有效地预防小反刍兽疫。

问: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病畜后,养殖户该怎么办?

答: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患病动物后,养殖户应立即隔离疑似患病动物,限制其移动,加强消毒,并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小反刍兽疫是病毒性传染病,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也不允许治疗。按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对感染羊只及同群羊必须采取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处置措施。严禁私自出售或处理病死动物,否则将依照《动物防疫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

问:如何对小反刍兽疫病毒进行消毒?

答:小反刍兽疫病毒对多数消毒剂敏感。发生疫情的时候,对疫区内不同的待消毒物品,可选用不同消毒剂。对建筑物、木质结构、水泥表面、车辆和相关设施设备消毒可选用碱类(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物和酚化合物。人员消毒可选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如季胺盐类、复合醛和碘化物等。

场地及设施消毒:消毒人员需穿戴防护用具,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消毒。如:金属设施设备可采取火焰、熏蒸和冲洗等方式消毒;羊舍、车辆、屠宰加工、贮藏等场所,可采用消毒液清洗、喷洒等方式消毒;饲料、垫料、粪便等,可采取堆积发酵或焚烧等方式消毒;疫区范围内办公、饲养人员宿舍、公共食堂等场所,可采用喷洒方式消毒。

人员及物品消毒:饲养、管理等人员可采取淋浴消毒;衣服、帽、鞋等可采取消毒液浸泡、高压灭菌等方式消毒。

山羊绒及羊毛消毒:以下程序均可杀灭病毒。在18℃储存4周,4℃储存4个月,或37℃储存8天;在密封容器中用甲醛熏蒸消毒至少24小时;工业洗涤,包括浸入水、肥皂水、苏打水或碳酸钾等溶液中水浴;用熟石灰或硫酸钠进行化学脱毛;浸泡在60℃~70℃水溶性去污剂中,进行工业性去污。

羊皮消毒:在含有2%碳酸钠的海盐中腌制至少28天,或者在密闭空间内用甲醛熏蒸消毒至少24小时。

问:当前小反刍兽疫免疫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我国目前使用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该疫苗安全有效,保护期长,一次免疫可保护3年。怀孕母羊、羔羊均可接种。但对健康状况不良的羊,应待康复后接种。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须按如下要求进行。

运输:疫苗包装良好,冷链运输。

贮存:-15℃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开瓶稀释后的疫苗应1小时内用完,严禁阳光照射或接触高温,气温过高时使用过程中应冷水浴保存。

免疫:

1)使用前仔细核对疫苗,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标签是否完整,包括疫苗名称、生产批号、批准文号、保存期或失效日期、生产厂家等。

2)出现瓶盖松动、包装破损、超过保存期、色泽与说明不符、瓶内有异物、发霉等现象的疫苗不得使用。

3)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一般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毫升/头份,充分混合均匀,颈部皮下注射1毫升。注射器和针头应洁净无菌,尽量做到一羊一针头,或至少一圈一针头。用过的疫苗瓶,剩余疫苗及接种用注射器等应消毒处理。

4)疫苗保护期为3年,所有1月龄以上的羊进行一次全面免疫后,每年春、秋两季对未免疫的新生羊进行补免,同时对免疫满3年的羊追加免疫一次。

问:小反刍兽疫常见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答:口腔和鼻腔黏膜糜烂坏死;支气管肺炎,继发细菌感染时会表现肺尖肺炎;可见坏死性或出血性肠炎,盲肠、结肠近端和直肠出现特征性条状充血、出血,呈斑马状条纹;可见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肿大并可出现坏死病变;组织学上可见肺部组织出现多核巨细胞以及细胞内嗜酸性包含体。

问:如何采集和运送小反刍兽疫病料?

答:用于病原学检测的病料采集:无菌采集被扑杀或刚死亡病畜的脾、肠系膜或支气管淋巴结、胸腺、肠黏膜、肺等组织,或采集病羊眼棉拭子、口棉拭子、鼻棉拭子。

用于血清学检测的病料采集:无菌采集全血,用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样品采集后,置冰上冷藏尽快送至具有相关诊断资格的实验室检测。

问:小反刍兽疫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有哪些?

答:血清学检测方法:抗体检测可采用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病原学检测方法:病毒检测可采用抗原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普通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PCR产物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可进行病毒分型。

下一条: 羊同期发情技术
上一条: 肉牛肥育关键技术
Copyright @ 2008-2014 安徽省牛羊产业协会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主办单位:安徽省牛羊产业协会
办公地址:合肥市天鹅湖畔小区A7栋401室 联系电话:0551-65862192 协会网址:www.ahniuyang.com 协会邮箱:ahnyxh163@163.com
技术支持: 巢星网络

皖ICP备14015532号-1